当年由时任美国副防长凯瑟琳·希克斯牵头的那个传说中要推出数千套“便宜又能快速大规模生产”的无人装备,意在应对中国的“复制者计划”似乎已搁浅了。接着,美国军方又开始在无人机这块儿花心思了。
日前,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在五角大楼前上演了一场颇为戏剧性的秀。
在发布的录像中,赫格塞斯公开表示,为了应对那些“对手”生产的几百万低价无人机的威胁,五角大楼打算打破官僚主义的限制,充分挖掘美国制造业的潜力和军方的创新能力,接着他还签署了一份由无人机送来的文件。
据福克斯新闻报道,赫格塞斯签署的这份文件是他批准的最新备忘录,内容包括加快美国本土制造无人机的生产和部署,在未来几年内为美军提供数千套价格实惠的无人机系统,还允许上校或上尉军官可以自主采购和测试小型无人机,无需等待上级批准,同时把无人机操作列入美军的培训计划里。
一言蔽之,赫格塞斯签署的这份备忘录的目的,就是要让美军在无人机作战和应用方面甩开中俄一大截。根据“防务新闻”的说法,赫格塞斯的目标,是在2027年前,让美国在无人机系统这块占据领导地位。
问题来了:赫格塞斯的这些打算和目标,到底能不能实现得了呢?
要谈美国制造业那摇摇欲坠的处境,再加上五角大楼到处都是“史密斯专员”的现象,想实现这些目标,真是不太可能。
之前咱们提过的那个“复制者计划”,由当时的美国副防长凯瑟琳·希克斯牵头,宣称打算在未来18到24个月内部署数千套便宜又能迅速大量生产的无人装备,以应对中国的威胁。不过,这个计划随着希克斯离任后,也似乎逐渐被搁置了。
“复制者计划”上一次被提到公众面前,还是在今年4月——美国《福布斯》网站透露,这个计划可能会推迟18个月,原因是中国加大了对无人机零件出口的管控力度。
事实就这么令人无奈:要是脱离了中国的供应链,美国现在连无人机都造不出来了。
虽然每一任美国防长都反复强调必须为美军装备“美国血统”的无人机,而且这些无人机还得符合低价的要求,不过在美国目前的制造业成本状况下,这两个条件说白了就是矛盾重重。
去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展出的那款售价9.4万美元的自杀式无人机,正是五角大楼“既要又要”思想下的矛盾产物——虽然这款无人机在技术上没有什么亮点,也没有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,但它完美符合了五角大楼要求的“美国制造”。
据美国《福布斯》网站报道,五角大楼曾制定一份所谓的“蓝名单”,要求无人机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里不能使用“中国零件”。但实际上,能满足这个条件的供应商寥寥无几。
而现在赫格塞斯签署的备忘录放宽了这限制,也就是说,只要美军用“蓝名单”上的零件做的无人机,就不用再经过“蓝名单”的认证验证了。这样一来,实际上给那些无人机供应商搭了个便车:监管放宽了,他们就可以把掺有中国零件的无人机直接卖给美国军方。
可以说,这才是真正体现赫格塞斯那些家伙对供应链的理解:在他们眼里,无人机不过就是几个螺旋桨、陀螺仪,还有电机啥的软硬件拼凑出来的货色,只要能搞到这些零件,就能迅速、大批量地生产出“低价”无人机——那些零部件从哪儿来的,谁在管呢,反正不用问。
上网配资炒股,最好的配资平台,股票配资广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