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时间接诊了一个52岁的中年男人,早上还在开会,中午突然肚子痛得打滚,被家人紧急送来急诊室。他满头大汗,嘴唇发白,查体发现腹部压痛剧烈,血淀粉酶高得离谱。
CT一查,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。我们立刻下了病危通知,连我这个见惯生死的医生,心里都咯噔一下。病人没喝酒,也没暴饮暴食,家属一头雾水。追问下来,才知道他早上空腹吃了一大块腊肉,外加一碗热腾腾的浓汤。
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年轻女性,31岁,身材苗条,平时特别注意“清淡养生”。她来时症状不典型,只说腹胀、轻微恶心,我们本来以为是胃炎,结果实验室指标异常,影像提示胰腺水肿。
她说最近几天喝了不少“无糖饮料”和“低脂奶茶”,觉得比高热量食物健康,没想到正是这些“伪健康食物”触发了胰腺炎,让她差点进了重症监护室。
还有个老年男性,68岁,糖尿病史十几年,控制得也算不错。这次是因为一次冬季家庭聚餐后发病,饭桌上吃了不少炒坚果、牛油火锅,饭后还喝了点白酒。
他以为“吃点好的补一补”,但第二天凌晨就突发腹痛、呕吐,最终确诊为重度胰腺炎,住院三周才转危为安。他出院时对我说:“医生,真没想到,这样的命差点送在一顿饭上。”
很多人误以为胰腺炎只是喝酒太多、暴饮暴食才会得,但临床上我们见得最多的是“被忽视的日常诱因”。根据2024年国家健康统计年报,每年大约有4.2万人死于各类胰腺炎,其中急性胰腺炎占比超过七成。
更令人警惕的是,中国的胰腺炎重症化率已连续4年上升,高发期集中在秋末和冬季换季时。别小看这场“腹部风暴”,它往往来势汹汹,进展迅猛,轻则住院数周,重则危及生命。
我常跟病人说,预防胰腺炎的核心,不只是别喝酒、别暴食,更要识别那些看似无害、实则危险的“日常陷阱”。我根据对病人康复影响程度、临床发生率和误解率,排了这样一个反向榜单:越往后,越常见、越致命、越容易被忽视。
排名第七的是奶茶。尤其是那些自称“低糖”“轻脂”的奶茶,里面的植脂末、乳化剂、甜味剂对胰腺是个慢性折磨。你以为自己喝的是养生饮品,实际是在给胰腺添堵。
植脂末会刺激胰腺分泌更多胰酶,一旦排出受阻,就容易引发胰腺自溶。年轻人爱喝、身体暂时扛得住,但风险是“积少成多”,一旦发作,常常比老年人更凶险。
第六名是高糖水果,尤其是榴莲、释迦、香蕉这种高糖高脂水果。很多人冬天怕冷,喜欢吃“热性水果”暖身子,却不知道大剂量果糖进入体内,同样会刺激胰岛细胞和胰腺负荷。
我碰到过不下十例“水果型胰腺炎”,病人都很无辜:没吃肉没喝酒,怎么就胰腺炎了?你别嫌我啰嗦,水果虽好,别贪嘴,尤其是晚上、空腹、吃多种混合一起的时候。
第五名是坚果炒货。我知道很多人觉得坚果健康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,对心血管有好处。但炒制加工后的坚果油脂密度极高,一小把就可能超过你一顿饭的脂肪摄入量。
尤其过节期间炒货不断,胰腺就像一台超负荷运作的榨汁机,终有一刻会崩盘。而且很多人边看电视边吃,几乎没控制感,等反应过来已经撑到不行。
第四名是泡菜和腌制食品。尤其是冬天家庭自制的腊肉、香肠、咸菜,含盐量极高,还伴有亚硝酸盐、大量脂肪和重口味调料。这些东西不仅让胰腺分泌超负荷,还会加剧肠道菌群失衡,诱发胰腺炎并发感染。
有一次我收治一个农村老伯,连续吃了三天自家腌的腊肉,结果胰腺炎合并肠穿孔,手术做了六个小时才保住命。
第三名是热油汤类,尤其是炖肉汤、羊杂汤、火锅底料汤。很多人冬季一碗热汤下肚,觉得“暖胃又滋补”,但其实这些汤脂肪含量高、温度高、刺激性强,胰腺一旦受激活,就容易酶性消化自身。
我曾建议一个肝胆结石的老病人不要再喝炖骨汤,他嘴上答应,结果年夜饭还是喝了两碗,第二天就送进ICU。那种汤,不是补汤,是炸药包。
第二名是酒精巧克力。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冷门杀手,尤其是中老年人冬季常吃的酒心巧克力、朗姆味甜点,看似小巧无害,实则同时具备酒精、糖分、脂肪三重刺激,对胰腺是极大的挑战。
有个老太太,平时滴酒不沾,孙女送了她一盒酒心巧克力,她连吃三天,第四天凌晨突发胰腺炎,虽保住了命,却落下了胰腺功能不全。
排在第一名的,是烧烤加冰啤组合。我讲过无数次,尤其在冬天,很多人觉得“反季节烧烤”是别样快乐,室外冷风嗖嗖,嘴里火辣辣,手里还捧着一杯冰饮。
热肉冷饮的组合会导致胃肠道血管剧烈收缩扩张交替,进而诱发胰腺导管痉挛、胰液潴留,最终“胰酶回流”引发自溶。有一次我在病房查房,一个年轻小伙躺在床上说:“医生,我就是想爽一把,没想到差点没命。”
很多人问我:“医生,那我到底该怎么吃?”我总说,不是怕吃,而是怕吃错时间、错搭配、错方式。胰腺是个“默默无闻”的器官,不像胃那样喊疼,也不像肝那样能检测,很多时候等你发现它出问题,已经是“暴雷”时刻。
冬天特别容易让人陷入“吃点好的暖暖身”的情绪误区。你可能会在一顿饭里同时摄入高脂、高热、高盐、高糖,这对胰腺而言,是一场没有防护的车祸。胰腺炎不是突然爆发,而是日积月累的代谢压垮。如果你本身就有胆结石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,那就更要警觉。
我常提醒病人:天冷了,宁可喝点白开水、凉水,也别吃这些“看着香,吃着爽,转身送你进医院”的食物。冷水不会让你得胰腺炎,但高脂热食会。真正的滋补,是让身体负担变轻,而不是让胰腺拼命工作。
时代在进步,疾病也在悄悄改变面貌。不管是奶茶一族还是养生达人,胰腺炎的风险都在悄然逼近。我们不能靠运气保健康,只能靠认知做屏障。吃进去的是食物,反应出来的是代谢逻辑。
有些病,来的时候像刀子,走的时候像债务。胰腺炎,就是这样一种病。它不声不响,等你发现时,已经伤筋动骨。所以我更希望你能在每一次吃饭前,先想一想:这顿饭,是让身体轻松,还是让胰腺抓狂?健康不是不吃,而是吃对。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参考文献:
[1]张泽民.中国胰腺炎流行病学研究[J].中华消化杂志,2023,43(10):701-706.
[2]李明辉.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进展[J].实用内科杂志,2024,44(6):481-486.
[3]吴晓东.饮食结构与胰腺健康关系的临床研究[J].中国临床营养杂志,2022,30(5):315-320.
上网配资炒股,最好的配资平台,股票配资广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